历史渊源
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0度时,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气算是真正结束,这个节气就叫“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
处暑三候
1、鹰乃祭鸟
鹰往往被奉为神一样的存在,特别是战神的象征。《列子·黄帝篇》:“黄帝与炎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为前驱,雕、鹏、鹰、鸢为旗帜。”后人也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处暑时节,鹰感知秋之肃气,开始捕猎鸟类,先陈列如祭而后食,是谓“义举”。
2、天地始肃
秋季,万物开始凋零,后五日“天地始肃”。处暑节气之后,气温逐渐下降,草木不再滋生新芽,逐渐衰落。
3、禾乃登
禾泛指是各类谷物,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禾乃登”是季候中的一件大事,农民要进献五谷,天子尝食新收获的谷物,还首先要奉祀祖庙。五谷丰登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处暑习俗
1、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有“出游迎秋”之意。
2、开渔节
千帆进发,驶向希望,对于渔民来说,处暑之后是收获的时节。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3、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养生
秋季燥气当令,喜润恶燥,肺经当值,饮食宜增咸减辛,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糯米、粳米、南瓜、芝麻、银耳等,或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还应多喝水,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早睡可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畅。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令,标志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逐渐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让我们满怀希冀,拥抱秋天,拥抱自己,拥抱未来。
恰似你的灵动俏美!
楚楚动人!
荆州博物馆欢迎您!
撰稿:李薇蕾
审核:陈冬冬
李 红
编辑:彭 巍
编审:汤琪琪
审定:杨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