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民间藏品公益鉴赏(活动预告)
“荆楚瑰宝 趣味讲堂”进校园 楚文化浸润成长之路
时间:2024-05-15点击:98747

2024年5月13日,荆州博物馆讲解员姚国萱为荆州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了《“荆楚瑰宝 趣味讲堂”——雄奇瑰丽的青铜文化》。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深入了解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体验了楚国乐器的韵律魅力。这一举措,将楚文化的种子深深植入了幼儿们的心中,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上午10点,课程正式开始。面对一群活泼好奇的孩子,讲解员姚国萱展现出了既严谨又亲切的教学态度。“小朋友们,请仔细听听这是什么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是《茉莉花》!用编钟演奏的……”课程从老师与同学们的一问一答间开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眼中是对历史文物的好奇与向往。

接着姚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来介绍荆州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让小朋友了解青铜的起源和发展,并了解不同类别青铜器的用途;然后让小朋友们敲击青铜乐器编钟复制件,亲身体验来自古代乐器发出的音韵之美,提高学习的乐趣;最后,帮助小朋友们使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个编钟模型,提高动手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整堂课程内容丰富,注重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

“这是什么?”在课程的最后,姚老师指着编钟的复制件向大家发问。

“青铜编钟。”小朋友们大多能够准确的说出它的名字。

“我们一直欢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巩固“双减”成效,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次的课程精彩又生动,相信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艺术修养。”荆州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吴倩芸说。

在保护好、管理好珍贵文物的同时,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生动再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2016年,荆州博物馆宣教部与地方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群团组织、社会机构以及博物馆志愿者代表们进行了广泛沟通交流,就策划实施更加适应不同层次群众需要的文博宣教新形式开展了深入研讨,在思想交汇和理念交融中,“荆楚瑰宝 趣味讲堂”系列研学教育活动应运而生,成为荆州文博事业发展创新的又一响亮品牌。

“荆楚瑰宝 趣味讲堂”可以说是荆州文博事业的璀璨明珠,它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该项目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教育层次的人群,精心设计了多级别的教育内容,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认知需求和文化渴望。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千余场次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了数万人参与。这一教育项目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的理念不谋而合,持续推动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撰稿:姚国萱,审核:陈冬冬,编审:汤琪琪,审定:杨开勇)


图片1.png

小朋友们认真观看编钟演奏视频

图片2.png

姚老师向大家介绍青铜酒器虎尊的结构

图片3.png

小朋友们亲自体验敲击编钟

图片4.png

用超轻粘土制作编钟

图片5.png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