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使用了相当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这是一种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西周时期,铭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又称钟鼎文)成为当时文字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私人著述的出现,迫切需要更为广泛的书写材料和更为简便的书写方法。以竹木为载体、用笔墨书写的文字便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各类载体及字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把竹、木截劈成窄长条,这叫做“简”,南方地区多用竹简,北方地区多用木简;把竹、木锯解为较宽的长方片状,这叫做“牍”。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代就已使用简牍,但我们目前能见到最早的简牍实物属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简牍文字,楚简以其出土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而居首位。

秦汉时期,简牍的使用更为广泛,在字体上也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转变。至东汉时期,由于纸的发明和使用,简牍逐渐被这种更为经济实用的书写材料所取代,经过三国两晋,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荆州的古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战国、秦代、西汉时期的简牍,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数学、历法、医学、巫术、丧葬等多个领域。这里选取的简牍,展示的是历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简牍资料的代表篇章。

 

 


第一单元  战国楚简

 

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各诸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楚国使用的文字自成一系,称为“楚系文字”,因其笔势勾曲、首粗尾细形似蝌蚪,称之为“蝌蚪文”。

在楚纪南故城周边分布有各类楚墓上万座,有的楚墓内随葬有竹简。荆州出土的战国楚简数量较多、内容丰富。这里选取天星观、望山桥、江陵砖瓦厂、夏家台等墓地出土的战国楚简,包括卜筮祭祷、遣策、司法文书和日书。出土的战国楚简,不仅在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还是研究和了解楚国精神信仰、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


 


第二单元  秦代简牍

 

秦代统一东方六国文字,称为“书同文”。通过考古发现,大量的秦简牍文字主要使用的是“隶书”,而被称为“小篆”的字体主要用于诏版、刻石等庄重的场合。

 “隶书”是一种较为简化的字体,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化“连笔”为“断笔”。书写时相对快捷、便利,与秦政务繁多、书写量大的政治环境相适应,因而在出土秦简文字中“秦隶”也较为普遍。

这里展示的是周家台30号秦墓出土的竹简,墓主为南郡的一个“小吏”,通过竹简,我们可以走近和了解秦时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西汉简牍

 

荆州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中,西汉简牍数量最多。在凤凰山、张家山、谢家桥、高台、印台和胡家草场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牍数量达上万枚。尤其是胡家草场12号西汉墓,出土简牍4000余枚,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专家点评胡家草场简牍“数量多、保存好、种类丰富、价值重大”。

西汉简牍的常用字体也是隶书,但与秦代简牍中的隶书稍有差异,其字形更趋方正。为了区别两者,古文字学也称秦代的隶书为“秦隶”,而称汉代的隶书为“汉隶”。


 


结   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出土简牍既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材质特殊、价值重要的一类古籍,承载了重要的信息,考古工作者在对简牍内容进行整理释读的同时,也承担着简牍保护的责任。